五部門聯合發文!港口運輸大宗貨物,新能源汽車占比達80%
- 分類:行業政策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3-04-12
- 訪問量:0
【概要描述】到2025年,長江干線主要港口鐵路進港全覆蓋,沿海主要港口鐵路進港率達到90%左右。全國主要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達到1400萬標箱,年均增長率超過15%;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等沿海主要港口利用疏港水路、鐵路、封閉式皮帶廊道、新能源汽車運輸大宗貨物的比例達到80%,鐵水聯運高質量發展步入快車道。
五部門聯合發文!港口運輸大宗貨物,新能源汽車占比達80%
【概要描述】到2025年,長江干線主要港口鐵路進港全覆蓋,沿海主要港口鐵路進港率達到90%左右。全國主要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達到1400萬標箱,年均增長率超過15%;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等沿海主要港口利用疏港水路、鐵路、封閉式皮帶廊道、新能源汽車運輸大宗貨物的比例達到80%,鐵水聯運高質量發展步入快車道。
- 分類:行業政策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3-04-12
- 訪問量:0
近日,交通運輸部、自然資源部、海關總署、國家鐵路局、國鐵集團聯合印發了《推進鐵水聯運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
方案明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等沿海主要港口利用疏港水路、鐵路、封閉式皮帶廊道、新能源汽車運輸大宗貨物的比例達到80%。
部分原文如下:
推進鐵水聯運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
一、總體要求
到2025年,長江干線主要港口鐵路進港全覆蓋,沿海主要港口鐵路進港率達到90%左右。全國主要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達到1400萬標箱,年均增長率超過15%;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等沿海主要港口利用疏港水路、鐵路、封閉式皮帶廊道、新能源汽車運輸大宗貨物的比例達到80%,鐵水聯運高質量發展步入快車道。
二、主要任務
(一)強化一體銜接,提升設施聯通水平。
1.加強港口與鐵路的規劃和建設銜接。統籌考慮港口集裝箱、大宗貨物鐵水聯運發展需求,港口新建或改擴建集裝箱、大宗干散貨作業區時,原則上同步規劃建設集疏運鐵路。依托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與國土空間規劃管控要素強化協調銜接。加強港口和鐵路的規劃銜接,做好聯運發展線路、樞紐建設用地預留。
2.加強港口集疏運鐵路設施建設。建立港口集疏運鐵路建設項目清單管理和更新機制,根據項目前期推進、用海用地要素保障和投資落實等情況,對集疏運鐵路建設項目動態更新。重點實施主要港口重要港區集疏運鐵路及“最后一公里”暢通工程,配足到發線、調車線、裝卸線等鐵路設施,實現鐵路深入碼頭堆場。
3.加強港口后方鐵路通道與內陸場站能力建設。研究港口后方鐵路運輸能力問題,加快不滿足運輸需求的瓶頸路段的新線建設或擴能改造。結合國家物流樞紐、國家綜合貨運樞紐、鐵路物流基地等,推動鐵水聯運鐵路場站布局優化調整,實施一批鐵路內陸場站建設和擴能改造項目,滿足業務辦理需求。
(二)強化組織協同,提升聯運暢通水平。
4.優化聯運組織方式。鼓勵鐵路、港口、航運企業聯合開展市場營銷,加強鐵水聯運貨源開發,大力發展跨境電商、冷藏箱、商品汽車、適箱散貨等鐵水聯運,推動形成“聯運樞紐+物流通道+服務網絡”的鐵水聯運發展格局。
5.拓展聯運輻射范圍。根據運輸需求、貨源分布等,積極拓展主要港口國內國際航線和運輸服務輻射范圍,支持將海港功能向內陸延伸,促進海陸高效聯動,提升海港輻射帶動能力;拓展鐵路貨運市場,加強鐵路班列、船舶班期的銜接匹配,增強鐵水聯運服務能力和水平。統籌布局鐵路集裝箱、大宗貨物辦理站點,發展鐵路無軌站,拓展內陸貨源市場。
6.充分挖掘聯運通道運輸潛力。挖掘聯運鐵路貨運潛能,統籌高鐵與普速列車、客車與貨車運輸需求,統籌國家鐵路、地方鐵路等運輸能力,進一步簡化鐵路箱提還箱手續,提升不同產權鐵路直通運輸便利化水平。
7.推進“散改集”運輸。積極推進糧食、化肥、銅精礦、鋁礬土、水泥熟料、焦炭等適箱大宗貨物“散改集”,加強港口設施設備建設和工藝創新,鼓勵港口結合實際配置“大流量”灌箱、卸箱設備,鼓勵鐵路針對大客戶開行“散改集”定制化班列。
(三)強化創新發展,提高聯運服務效能。
8.培育鐵水聯運龍頭企業。鼓勵支持鐵路、港口、航運、貨代等企業加強合作,以平臺為支撐、以資本為紐帶、以股權合作為方式,通過成立合資公司、組建運營機構、成立區域發展合作聯盟、跨產業集群等形式,加強聯運物流資源整合。
9.提升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積極推進便捷通關,鼓勵具備條件的地區利用先進技術設備快速完成進出口集裝箱貨物檢查,增強鐵水聯運客戶粘性。研究推廣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和出口貨物“抵港直裝”模式。
10.推動鐵水聯運“一單制”。推進鐵水聯運業務單證電子化和業務線上辦理。依托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建設,開展集裝箱鐵水聯運領域“一單制”,研究在鐵水聯運領域率先突破“一單制”運單物權問題。
(四)強化統籌協調,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11.完善鐵水聯運標準規則。研究推動水運和鐵路在貨物分類、裝載要求、運輸管理、安全監管、計費規則、危險貨物等方面的政策法規標準協調與銜接,加強聯運裝備技術、作業程序、服務質量、電子數據交換等標準制修訂。
12.健全市場價格體系。鼓勵港口企業實行鐵水聯運業務港口作業包干費優惠,鐵路、航運企業延長集裝箱使用期,研究完善鐵路運價調節機制,鼓勵港口、航運、鐵路企業與客戶簽訂量價互保協議、延長堆場堆存使用期等,提升鐵水聯運價格優勢和市場競爭力。
13.強化科技創新驅動。推動5G、北斗導航、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在鐵路水運行業深度應用,探索推進跨區域、跨業務協同和貨物全程追蹤。推動海關、海事、鐵路、港口、航運等信息開放互通,實現車、船、箱、貨等信息實時獲取。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相關資訊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 ? 鄭州森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豫ICP備12010000號 營業執照